【东西部协作】专家引领促提升 两校交流共成长

发布时间: 字体: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心同者不以日月为限。为加强荔惠两地特殊教育学校的横向联系,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提高两地教师对单元主题教学的理解和教学水平,推进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不断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日前,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到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开展教学交流。

参观校园 文化建设

当天上午,致爱学校党政班子热情迎接了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同行并带领参观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从生机盎然的园艺种植区到温馨明亮的鱼疗室、运动有序的大课间。在参观过程中,致爱学校还重点介绍了学校体育、园艺和鱼疗活动对学生身心调理及康复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相应配套的课程及师资队伍建设。

座谈交流 赋能发展

见面会上,致爱学校从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并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引领、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两校的协同发展搭建更有效的平台。

惠水县特殊教育学校也回顾了两校的深厚友谊,感谢致爱学校长期以来对惠水特校的帮扶,希望致爱学校今后在学校课程、IEP制定、康复训练、言语训练等方面给予惠水更多的帮助。

课例呈现 一展风采

本次教学研讨围绕培智学校单元主题教学,向惠水特校同行展示了六个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例。

园艺治疗课《扦插太阳花》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花的颜色、类型,结合透跨学科整合思想,在扦插中充分融入科学种植、生命教育、环保教育等内容。同时,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大量自主参与和表达的机会,教学内容充实、生动有趣,学生课堂参与度高。

生活适应课《整理自己的餐具》从收拾餐具动作要轻,餐具要归位放好的整理要点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需求为着眼点,通过结构化教学带领学生在玩中学,帮助学生知道餐后自己的餐具自己收拾,习得整理物品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绘画与手工课《圆圆的花儿》,能根据学生个别化教育学习的基本技法的“点”绘画的教学目标需求,结合结构化教学方式,以多感官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点”的花儿绘画,引导学生创造美、欣赏美。课堂生动活泼、师生互动性强。

生活语文课《小小的船》,结合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兴趣,以一幅梦幻夜景图片和视频为载体,营造童趣的氛围,寓教于乐,递进式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AAB类型的叠词儿歌。

劳动技能课《艾草煎蛋》从生活化、趣味化、游戏化等多方位出发,从观察班级菜园里的艾草长成可以采摘食用开始,根据工作分析学习 “艾草煎蛋”的工具及步骤,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做得怎么样。把课堂学习从知识技能的学习切实转化为素养的学习。

生活适应课《医生和厨师》,以信息技术与生活适应学科深度融合为特色,开展智障学生的智慧教学。通过UMU的使用,为每位学生设置个性化交互式的学习内容,通过技术手段让学生开展自我引导学习,落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孩子的个别化学习,提升学习品质。

专题讲座 智慧引领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特殊教育系主任魏寿洪教授作题为《基于通用学习设计的融合班级课程与教学》的专题讲座。魏教授从融合教育课程现状、基于通用学习设计的融合班级与教学两大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了新形势下融合教育课程发展现状,并以理论培训和实例讲解的形式进行了指导,强调学校课程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的行为和表达方式、多样化的参与方式等原则途径来满足每一位特殊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魏教授深入浅出的讲座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参会老师们均表示受益匪浅。

深耕细作结硕果,勤思巧干再启程。本次教学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了两校之间的友谊与合作,促进教研务实开展,也为两校教育教学提质增效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两校将继续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教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