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雅水:“五微”共治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字体: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今年以来,惠水县雅水镇厚植为民情怀,践行为民初心,坚持亲民、便民、为民宗旨,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创建“五微”治理工作法,在增强治理凝聚力、提振发展精气神、激发文化认同感、提升群众满意度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开展“微治理”,谱写环境新篇章。聚焦民生所需,以“小问题”“小事情”为突破口,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民生“小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看得见”的改变。紧盯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全面统筹社会资金修补,积极申报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项目资金17万元、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35万元,实施城镇亮化美化工程,对镇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改造,铺设柏油路面1770平方米,新增太阳能路灯144盏,保障群众出行更加安心、便捷。协调移动、电信、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对4条主街道沿路、车站、农贸市场“蜘蛛网”“飞线”开展联合整治,全力消除线路安全隐患,提升城镇面貌形象。实施划行规市行动,科学增设停车位,规范商户“门前五包”,有效解决市场规模小而分散、经营管理粗放、经营秩序混乱、交通拥堵等诸多弊端,切实为广大群众营造整洁有序、安宁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举办“微活动”,激发文化认同感。充分发挥文化建设活动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作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不断重塑地域文化认同。紧紧围绕城镇功能优化,提升服务群众水平,争取到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20万元,镇政府自筹资金4.9万元,启动雅水镇多功能运动场建设项目,充分释放镇区综合文化空间效能。依托深厚的地方传统文化底蕴,精心组织举办四月八、六月六、金秋助学、丰收节、篮球赛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以“党建带关建”,深入推进“护学专线”活动,通过绘好“路线图”、选好“守护人”、织好“宣传网”,开通3条护学专线,设置乘车点1个、停靠点7个,覆盖11个村,服务学生239人,切实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凝聚“微力量”,增强治理凝聚力。坚持联建融合,凝聚社区两委、群众、党员、志愿者等各方人员力量,组建“非遗传习”“农技下乡”“好声音”“和事佬”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12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文明城镇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1120余次,为基层治理增添动力。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紧盯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等区域,重点整治乱堆乱放、店外经营等现象,确保环境卫生整洁有序、无垃圾堆积、无卫生死角,并通过栽种盆景、彩绘涂鸦等方式,用实际行动为扮靓镇区面貌、打造美丽宜居环境贡献个人力量。

善用“微宣传”,提振发展精气神。紧抓融合传播关键,广泛宣传雅水镇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成效和发展成果,多维度、多媒体、多层次讲好“担当作为”新故事,培养广大群众的自豪感。充分利用文化广场栅栏、镇区公共宣传栏,张贴“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槟榔湖水库”“枫香印染技艺”“雅水大米”“白茶”等名片。借助新传播技术和新兴传播平台,制作“送清明”“学剪纸”“传枫香”“庆丰收”等视频作品,在雅水镇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平台广泛推送,积极展现镇域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厚重的历史底蕴、浓郁深厚的民族特色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通过“小护栏”“小视频”点燃群众干事创业激情,为产业发展、品牌推广、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增添强劲动能。

搭建“微阵地”,服务群众“零距离”。积极探索“1+3+4”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围绕“五个一”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四有一见”要求,优化综治中心阵地建设,划分4厅4室,分设7个服务窗口,整合司法、法庭、民政、婚调等部门入驻,打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站式”服务。设置多网合一调度室,规范做实“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党小组(党支部)+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治理机制,推进党建、政法、民政、乡村振兴等各类网格“多网合一”,实现多部门信息系统融合、数据共享、协同作战,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民生服务。(班忠尧 王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