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在惠水】雅水镇“五个一”为矛盾纠纷化解开“良方”

发布时间: 字体:

近年来,雅水镇始终聚焦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深入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摸排、研判、化解、督办、宣传”五个关键点上精准发力,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质效,为基层治理添力赋能。

坚持从“源头”出发,紧盯农村建房、社会保障、山林水事等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访案件,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组织驻村工作队员、镇村干部、网格员、人大代表等力量,通过入户走访、院坝会、电话收集等方式,开展矛盾纠纷苗头摸排,建立风险等级动态管理台账,确保各类突出矛盾纠纷梳理清楚、排查到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今年以来,开展矛盾纠纷摸排2680次,建立问题台账573件。

强化分类施策、精准调度,聚焦突出矛盾纠纷问题把脉问诊,针对问题“对症下药”开良方,确保及时研判处置。对排查出的较为复杂的13类矛盾纠纷,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全面评估风险,按照“一纠纷一方案”原则,制定化解稳控方案。对精神障碍患者、留守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重点人群,加强日常走访与服务。对未化解的婚姻家庭及邻里纠纷、“三失一偏”人员,及时采取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对山林水事等历史矛盾纠纷,按照“尊重历史、尊重民意、正确引导、协商解决”原则,通过“背靠背”调解、“面对面”劝和、“心贴心”沟通,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建立“轮班接访+带件下访”工作制度,全镇领导班子每天排班轮流接访,常态化开展带件进村入户约访、下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面对面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吸纳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退伍军人等乡贤能人参与调解,推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妇联调解+代表调解”联动模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以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33件,化解率92.87%。

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回访和跟踪督办制度。对已调解的矛盾,通过电话询问和实地走访,了解矛盾双方当事人对矛盾处理的满意度,特别是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通过对当事人的思想状况、对调解程序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有无新的矛盾纠纷苗头等进行全面了解,防止已化解的矛盾纠纷出现反复。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制定工作措施,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办理时限,给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切实打通当事人情绪和思想根子上的症结,做实矛盾纠纷调解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针对摆亚村、播哨村山林水事及街上村、蓬路村葬坟纠纷等开展回访42人次,督办落实事项5件。

注重群众法治意识培育,镇综治中心联合司法所、综合执法分局、派出所等部门按月开展送法“进校园”“进村寨”等主题宣讲活动,利用赶场天向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采取“以案释法”、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等方式,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法治观念,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今年以来,开展送法宣讲活动36次,覆盖群众7000余人。(惠水县雅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