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雅水:稻田深处鱼儿肥

发布时间: 字体:

眼下,惠水县雅水镇的水稻进入扬花灌浆期,稻田鱼也随之进入最佳生长期。大量的花粉颗粒落入田间,为鱼儿提供植物类天然饵料,成群的鱼儿自由欢快地在稻田里来回游弋,微风吹拂,翠绿的水稻泛起一层层稻浪,好一派稻鱼共生的和美景象。

走进洛平村和大龙村优质米种植大坝,阵阵欢声笑语从稻田里传来,放眼望去,村民要么三五成群,要么独自作战,忙碌地穿梭在稻田里捉鱼。不一会儿的功夫,水桶就被大大小小的鱼儿填满,豆大的汗珠淋湿了他们布满笑容的脸颊。

“村里实施稻田养鱼项目,通过‘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模式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我们很支持也很高兴,我家就种了10亩。”洛平村村民陈流学笑着说。

据雅水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曾华介绍,今年大龙村投放鱼苗近3700尾,政策覆盖面很广,一般户、脱贫户、监测户、低保户等都享受了这个政策,现阶段一条鱼的重量已达6-8两,长势可观,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近年来,雅水镇充分利用生物共生原理,探索“稻+”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积极推广稻+鱼、稻+蛙、稻+油、稻+菌等稻田综合种养,形成优势互补、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

据了解,今年雅水镇在葡林村、摆王村、大龙村、洛平村、旧寨村打造5个百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发展稻田养鱼900亩,投放鲤鱼苗种6500多斤,覆盖343户,预计每亩产值达432元,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

雅水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明年将鼓励村级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流转合作等手段承包发展“稻+”产业,培育“稻+”综合种养龙头企业,支持引导企业和种养大户等多种生产经营主体,实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惠水融媒雅水镇分中心:张富慧 陈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