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镇:“五个一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 字体:

今年以来,王佑镇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打好“政策+项目+服务”组合拳,通过盘活发展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兴办经济实体、项目扶持带动、开展服务创收等措施,探索发展“五个一批”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唤醒资产资源  “三资盘活”发展一批

加强对村级集体“三资”清理、盘点、登记和管理工作,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荒山、荒地等自然资源,采取流转、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实现资源变商品。对闲置的校舍、办公用房、门面以及圈舍、大棚等集体资产,对外公开招租,提高利用率。为解决家长校外陪读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减轻学生家长陪读负担,王佑村将闲置小学、幼儿园、养老院改造为陪读公寓,共有房间110余套,以500元/学期/套标准对外出租,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1万元;长腊村引进在外有蔬菜种植技术的乡贤返乡发展,盘活30余亩大棚为村集体创收6万余元,同时辐射周边发展蔬菜种植500余亩。

壮大特色产业  “种养结合”发展一批

立足于镇村区位条件,彰显地域特色,坚持“合作社抓产业、产业聚党员、党员带群众”思路,实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百香果、蜂糖李、桃子、高粱种植和黑山羊、小黄牛、蛋鸡、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不断做大产业规模,通过产业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打永村、董上村组织有技术的群众代养黑山羊187只,通过销售黑山羊和争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三年可为村集体创收39.96万元,同时带动群众增收。

注重互惠互利  “村企结对”发展一批

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上连企业、下连农户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到村投资,并以土地、房屋、资产、资金等方式入股企业,有效推动企业盈利、集体创收、群众增收。新然村、红星村、平贡村分别将村集体扶持资金入股伊科达制衣公司、蛋鸡养殖场、鲟鱼养殖场,2022年分红资金分别达6万元、7.5万元、13.5万元。

巧借项目带动  “项目推动”发展一批

结合镇级项目实施规划,以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围绕“以奖代补”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重点项目,大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镇通过村集体组织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项目370亩,获得项目补助资金9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425亩,获得项目补助资金18万元;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460亩,获得项目补助资金4.6万元;实施“以奖代补”项目,获得项目补助资金37.6万元。

聚焦便民利民  “服务创收”发展一批

鼓励和推动村级成立劳务服务公司,与用工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承接工程项目、提供劳务派遣等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昌明村通过注册劳务公司,组建施工队,采购大型农机具,承接5个村级办公阵地维修和部分村撂荒地的翻犁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通过整合水、电、讯、农产品销售、农商行等资源,在村级成立乡村振兴综合服务“省心驿站”,通过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打永村、长腊村、建华村承接七山雪源饮用水公司桶装水代销业务,每年可创收1.5万元。(惠水融媒王佑镇分中心: 何彬 吴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