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江街道“六个坚持”把“小季”变“大季”

发布时间: 字体:

濛江街道因地制宜,把秋冬种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渠道,采取种“大季”的思想种好“小季”,充分盘活撂荒地,推动实现满插满种。

坚持片区负责制,将任务分解到村。按照一个口子派任务的原则,以大坝、甲烈两个片区为中心,其他片区为补充,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濛江街道秋冬种工作实施方案》,将秋冬生产4.12万亩种植任务分解到村,其中高镇片区负责完成1.04万亩、长田片区负责完成0.25万亩、大坝片区负责完成1.75万亩、甲烈片区负责完成1.08万亩,实行一村一台账,签字背书挂图落实。

坚持模块式布局,将品种安排到片区。按照一个文件定模块的原则,结合《惠水县秋冬种工作方案》,重点以蔬菜、油菜、马铃薯种植为主,其中油菜种植主要安排在甲烈片区2817亩,占任务的43%,蔬菜种植主要安排在大坝片区8500亩,占任务的61%,马铃薯种植主要安排在山河村、绿化村,其余品种各村因地制宜零星种植。

坚持示范点带动,将项目落实到地块。以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加快推进示范点建设。目前,启动实施的示范点建设项目7个,完成6,预计11月底完成马铃薯种植。

坚持分类别指导,将科技传送到田间地头。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部门,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田间地头,邀请农技人员现场进行育苗移栽培训,全力以赴在品种引进、栽培技术、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提供技术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村级合作社牵头,采取集中育苗+分散育苗方式,完成57.5亩的油菜集中育苗。

坚持项目化推进,将权力下放到村集体。按照以村为主的理念,全面盘清各村资源资产,积极主动谋划项目,并明确村集体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设计、项目推进、项目服务、劳务输出等方面提高村集体话语权和主导权。今年来,共谋划农业产业项目40个,资金1.1亿元。

坚持常态化督查,将压力传导到每个人。按照一支队伍抓督查的原则,成立秋冬农业产业推进督查专班,抽调4名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老同志及纪工委1名同志为组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到各村落实秋冬种任务情况进行督导,对不履行工作职责、完不成工作任务的村进行提醒,形成工作通报建议报街道纪工委。截至目前,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20次,督促完成秋冬农作物播种3.58万亩,占总任务的86.9%(作者:周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