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徐徐引丹桂,重阳九九送温暖。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10月9日-11日,涟江街道各村(社区)以“回老家·会老庚·陪老人”为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老年群体“养老”变“享老”,“夕阳”无限好。
理论宣讲润民心
节日当天,理论宣讲员、志愿者将“普通话”变成“家乡语”,将“书面语”转化为“话家常”,向老年人及其他群体宣传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惠民利民政策,让党的方针政策、创新理论在涟江落地生根,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很喜欢这样接地气的宣讲,不仅用了我们惠水话,还举了很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例子,让我对党的方针政策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参加活动的老人罗正义笑着说道。
走访关怀显真情
10月10日-11日,街道班子成员、村(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走访慰问高龄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难老人,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每到一处,大家都与老人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人生智慧。
在甘昌村,志愿者来到空巢老人家中,给老人带来重阳节礼物,和他们唠家常、摆故事,屋子里时不时传出谈笑声,气氛温馨而融洽。
在龙瓦村,一道道忙碌的身影在罗明秀老人家中穿梭,志愿者有序地开始打扫老人家的卧室、厨房等地方。在打扫卫生之余,还详细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了解老人的困难和诉求,叮嘱老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水、用电、用气安全。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
暖心服务零距离
“罗伯,你看今天这个发型满意不?”义剪活动现场的“托尼”老师笑着问道。看着镜子中焕然一新的自己,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由得竖起大拇指说乐呵呵的说道:“很不错,感觉年轻了好几岁呢。”
一张凳子、一把剪刀、一件罩衣,一支支由专业理发师组成的义剪志愿队正在活动现场大秀“剪艺”,伴随着电推剪的“嗡嗡”声和剪刀的“咔嚓”声,一缕缕发丝完成了它们的终极使命,落入尘埃之中。
在璟秀社区和排楼村,医生正为现场老年人开展免费的义诊,量血压、做检查、解疑惑、普知识……一幅忙碌为民的景象正在村(社区)广场上演。
“奶奶笑一下,很好,再来一张”。在濛江社区和杨梅社区,摄影师们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想方设法引导老人们微笑、摆动作,耐心细致地与老人们交流,缓解拍照时紧张的情绪,用镜头记录下了老人们开心、幸福的笑容,定格最美好瞬间。
文艺汇演展风采
在西山社区,精彩纷呈的节目演出轮番上演,大家精神饱满,通过充满激情的演唱、饱含深情的演奏、优美靓丽的舞蹈讴歌新时代美好生活,并不时与其热情互动,台上台下其乐融融。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时不时响起掌声,现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在凤山社区,小朋友们也来到了现场,为老年人送去精心排练的节目,并将细心准备富含饱含童真与祝福的节日贺卡一一送到老人手中,与老人们共度佳节。实践的参与,不仅让孩子们懂得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更在老少之间架起了一座爱的桥梁,让这个重阳节充满了浓浓的温情。
发展成果暖人心
“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有了效益,要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所以村“两委”决定拿出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老年人发放医疗补贴,切实做到为民解忧办实事”,长征村党支部书记何成坤说道。
今年以来,排楼村、长征村、幸福社区等集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为缓解高龄老人医疗负担,提升老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用集体经济收益为548名老年人购买医疗保险,共计8万余元,让发展成果反哺群众、服务民生,共享发展“蛋糕”。
“今年不用自己掏钱买医保,享受了一分钱不用花、还帮办理的好福利,儿女在外也不操心、不担心了。”“真是幸福,集体经济发展好了还有这些实惠,安逸!”幸福社区王幺妹老人开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