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区
宜居新区
生态新区
文化新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两清两改两治理】惠水:“两清两改两治理”激活乡村环境蝶变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5-02 10:00:29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为不断擦亮惠水农村人居环境底色,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近日,惠水县各镇(街道)组织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现场观摩活动,来自全县各镇(街道)的相关负责人、村(社区)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实地参观、经验交流,共同探索乡村环境提升的有效路径,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注入新动力。

观摩过程中,大家认真看、仔细听、深入问,详细了解各村在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中的具体做法、资金投入、长效管理机制等情况。各镇(街道)代表围绕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分享各自在宣传发动群众、整合资源、创新治理模式等方面的经验与困惑 。

在羡塘镇观摩活动中,参与人员既是环境治理者,又是观摩学习者,他们手持清扫工具,率先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环境卫生大扫除中。大家分工明确,有的清扫路面落叶与白色垃圾,有的清理院坝杂物,还有的铲除陈年积沙,周边群众也纷纷自发加入,共同为美化家园出力 。“今天看到大家来帮忙打扫卫生,整理我家院坝里的木材,心里很感激,以后我也会经常收拾房前房后,干干净净的,看起来也清爽”龙虎村新城一组村民陈开春笑着说。

在芦山镇,观摩团重点参观了其特色“积分”兑换制度。镇里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村民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清扫、垃圾分类等行动获取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村民们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芦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从实行这个制度,村民们主动打扫卫生、爱护环境的意识明显增强,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此外,芦山镇还设立了“回头看”管护机制,实行领导班子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小组长包片的责任制,定期组织各村(社区)开展观摩互学,并实行评优红旗流动机制,形成了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

深入摆金镇马道村,观摩组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直观感受摆金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显著成效。在参观过程中,观摩组还与马道村就环境卫生整治、房前屋后绿化、网格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交流学习。马道村村支书唐承林详细介绍了该村“党支部引领+ 党员干部带动 + 乡村能人联动 + 群众广泛参与”的四轮驱动工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马道村成功打造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寨容寨貌焕然一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间”,引得周边村寨纷纷前来取经。

在雅水镇,观摩团被摆亚村志愿者的“墙绘小分队”所吸引。志愿者发挥特长,筹资2000元购买工具,将一幅幅精美的墙绘呈现在村寨空闲墙面上,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大龙村志愿者杨春红说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家乡变得更漂亮,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此外,雅水镇每周都会组织环境整治工作日,对村内主要河流污堵的地方进行集中整治,守护着村庄的“母亲河”。 

观摩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对标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结合各自村情村貌,因地制宜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

近年来,惠水县大力推进“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即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残垣断壁,推进改厕、改圈,治理污水和垃圾 。通过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创新治理措施,建立“村收集、镇转运”模式,开展常态化环境整治与评比,有效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同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群众院坝会、发放倡议书、张贴海报等形式,提升村民环保意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 。

此次观摩活动不仅是一次环境整治行动,更是一场经验分享会与工作推进会。未来,惠水县将持续深化“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治理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支部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治理格局,让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助力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王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