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塘镇:多举措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羡塘镇始终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本镇实际,突出特色优势,多措并举助力和美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发展合力。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围绕乡村规划、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2024年以来,组织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20余次,协商解决群众乡村规划、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实际问题10余个,有效动员乡村能人参与基层治理50余次。
创新治理,构建和谐文明乡村。聚焦精神文明建设,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激励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形成良好的乡风民风;创新宣教手段,运用公众号、视频号,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凝聚群众,形成共识,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从根源上改变群众观念,破除陋习。2024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重点工作,结合重点节日、节庆活动开展文明新风宣传活动14场次,开展集中积分兑换5次,劝导滥办酒席等不文明行为30余起,有效遏制不良风气衍生。
产业支撑,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依托本地资源,引入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通过流转土地,参与合作社分红等方式,分享产业红利,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24年,引进贵州龙泉农业生物有限公司发展羊肚菌种植100余亩,带动当地5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采用“村企抱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引进龙头企业贵州江康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调流转土地600余亩,大力发展欧洲树莓产业,争资争项建设产业路4公里,翻新村级蓄水池10余个,预计建设电能果蔬烘干房30间,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生态优先,打造宜居乡村环境。推进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治理村组道路垃圾、污水和农户厕所问题,通过压实三级包保责任机制,改善村容村貌,针对村委会及周边卫生,明确由所有村干部每周一进行集中打扫;针对村组主干道卫生,明确村级保洁员、护林员每周开展一次大扫除;聚焦超过30户的自然村、寨,明确由网格员和小组长每户动员1人定期对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进行整治。2025年以来,动员党员干部集中开展清河清岸2次,动员群众整改垃圾集中堆放点20余处,干群携手开展人居环境整治10余次,进一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文化赋能,提升乡村软实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结合乡村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挖掘乡土文化,建设文化广场,组织举办文艺演出、传统节庆活动,撰写村史村事。2024年以来,协助各级考察组到燕子洞考察10余次,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组织洛浩村、瑶山村、桃源村、龙虎村、红旗村等村开展村史撰写,收集民间故事、乡土人才事迹10余个;建设西混文体广场1个,体育场地占地面积600㎡,修缮篮球场2个;开展神奇万洞·醉美羡塘“七月半”民俗活动1次,组织甲奉、三合、五星等村开展新春篮球比赛、文艺汇演、姑妈回家等活动10余场,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焕发和美乡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