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区
宜居新区
生态新区
文化新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乡愁印记 村史村事】格我村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2025-03-05 09:49:30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小桥流水杏花飞,雾里村屯染翠微。格我村坐落在惠水县芦山镇西南面,辖区内屯石洞穴星罗棋布,山川古树形态奇特,是喀斯特地貌的集中体现。

“格俄”系布依话中柯傲的译音,意为居住在长有红豆杉的一方。后因受书写习惯的影响,将“格俄”简写成“格我”。格我村共8个自然村寨,15个村民小组,是典型的布依族村寨。

在格我村,流传着许多布依族传说。传说古时候涟江河两岸没有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对歌节”和“七夕”时,两岸青年男女对歌相恋,为见彼此横渡河流,无数有情人因此溺亡。后来,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神仙,天庭派遣了两位仙子下凡处理此事,但她们必须在天亮鸡鸣前返回。两位仙子中,大仙子负责搭建牂牁江下游石桥(今羊里河),小仙子负责搭建牂牁江上游石桥(今董朗河)。随着“喔喔喔”一声鸡鸣划破寂静,小仙子放下肩上山石,化作电光返回天上,从此便留下了两座外形、大小基本相同的石山。后来,每逢农历“六月六”“七月七”,村民到此对歌欢聚。

望乡石在格我村南面的玉玺山上。相传山脚下住着一对夫妇,男耕女织、非常恩爱,二人在山脚下种了一棵常春藤。但好景不长,丈夫不幸被抓,其妻在家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儿女长大后外出寻父,也一去不归。农妇年年盼团圆、月月盼夫归。一天,她顺着藤根树慢慢攀登至玉玺山顶,举首眺望东北面。突然间,天空电闪雷鸣,老妇人闭目而去。雨过天晴,人们愕然发现,老妇人的躯体已化作水牛形状的巨石,屹立在玉玺山巅。如今,望乡石已成为村民们思念远方家人,盼望子女归来、家庭团聚的象征。

了年节又称“了月节”“告了年”,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八开始举行,为期三天。“大年”意味着正月节庆活动的开始,了年节则标志着正月节庆活动的结束。在当地,正月底已进入春耕农忙时节,了年节意也在提醒人们一年的农事即将开始。了年节里,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菜肴,拿出最好的老酒祭祀,畅叙春耕农忙时的打算。此外,每家每户都要炸“油团粑”,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和睦团结,也象征着春节的圆满结束。

2005年6月,群众在格我村董家院附近修建沟渠时,偶然发现有一石碑藏于土中,随后在众人合力挖掘下,一块长约1.5米、宽约1米的石碑重现于世。据考究,该石碑立于道光元年三月(1821年),碑文所述为村民应遵循的规章制度,是格我“基层治理”最早的雏形。近年来,格我村以古碑文为依照,议定出“十带十促”的村规民约。其中,格我村蛮江寨“村寨卫生户轮值、邻里纠纷族内调、急难愁盼众心助、重大决策理事议、集体荣誉人人护”的“五员”治寨模式,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如今,蛮江寨“颜值”越来越美、“气质”越来越靓,吸引专家学者、党员干部及周边群众2000余人前来参观研学。(惠水融媒芦山镇分中心 冉立俊)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