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江街道杨梅社区:“四把钥匙”解锁“十五分钟幸福密码”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居民社区生活服务品质,提升生活幸福感,杨梅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用好组织建设、网格治理、精神文明、服务创新“四把钥匙”,积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断解锁“十五分钟幸福密码”。
用好组织建设之钥,解锁“动力密码”
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坚持“多元共治”,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统筹辖区“两新”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驻单位、包保单位等社会资源建立机制共建、义务共担、资源共享、实事共办的共享共治模式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由“单兵作战”变为“协同共治”的模式,把党组织合力转化为“共治理”成效。2024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商讨会议25次,联合开展基础设施提升、电线电缆“蜘蛛网”整治等专项行动12次,办好路灯维修、背街小巷环境美化、困难群众帮扶等10件民生实事。
用好网格治理之钥,解锁“平安密码”
充分用好“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按照“界限清楚、规模适度、便于管理、方便服务”原则,将社区划分为8个大网格、84个小网格,配备网格长1名,网格员8名,小组长13名、联户长84名。深入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要义,组织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下沉网格,对辖区内的婚姻、家庭、邻里等各类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排查,做到情况清、底数明,及时将矛盾纠纷苗头、问题隐患消除在网格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116件,受理率、处置率均达100%,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和谐稳定,先后荣获州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称号。
用好精神文明之钥,解锁“效能密码”
以党建为引领,立足社区实际,推进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先后打造和美议事亭、道德大讲堂、文体活动室、法治文化长廊等场所,聚焦“一老一小”,成立“涟·心屋—26℃温馨港湾”,积极培育“心志愿、馨服务、兴杨梅”志愿服务品牌,组建志愿服务队伍3支,吸纳志愿者219名。大力宣传推广文明“积分制”,引导广大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组织开展“携手共绘同心圆、凝心聚力谱新篇”迎春活动、“党建引领聚合力、爱心送考再启航”便民活动、“回老家·会老庚·陪老人”重阳节活动等志愿服务和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全面提高了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做到让“身边人”服务“身边人”。
用好服务创新之钥,解锁“幸福密码”
杨梅社区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社区党委协调对接协调+挂帮单位协助解决+“双报道”党员自愿认领+志愿者助力解困+群众参与解决”的方式,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民生问题诉求39条。组织发动群众集资1.02万元并自发投工投劳参与停车位施划,为杨梅新村增设停车位60个,解决居民停车难。联合县综合执法局采取定点定位经营模式,设立临时摊位安置点2处,解决商户道乱占。积极申报实施杨梅坡便民项目,彻底解决杨梅坡289户911人长期无排污管道、路面老化“老大难”,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