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黔协作】惠水县长征村:“洗”出来的“新生活”
深秋时节,一辆辆满载生姜的货车缓缓驶进惠水县涟江街道长征村洗姜场后,洗姜工人立即将生姜倒入洗姜设备中清洗。经过高压喷淋清洗机的清洗,几分钟后生姜就被清洗干净,装袋等待上市销售。
何小菲是惠水县长征村村民,在家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为补贴家用,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经人介绍后今年来到洗姜场上班,这份新工作让她乐此不疲。

“我在这里洗姜有半年了,这里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洗得多的时候我们能洗到十多吨,可以拿到300多元工资。我在这里做得也挺开心的,我们老板也挺好,生活也非常的满意。”何小菲说。
魏国康是福建新鲜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何小菲口中说的老板。2022年大学毕业后,魏国康走上创业的道路。今年7月,他来到惠水,与长征村达成合作,签下洗姜场发展洗姜产业。他告诉记者,公司在云南有一个冷库,当地洗姜旺季过后,公司从云南的冷库拉货过来,清洗干净后再运往福建的公司进行贸易出口。

“我们过来这里做生姜产业,也希望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农民的增收。”魏国康介绍,目前主要工作就是洗姜,平均每天销量在70至100吨左右,每天工人是15至20人,每个工人平均工资至少在250元左右。
近年来,涟江街道积极探索生姜种植之路,将小黄姜发展成为长征村的一个特色产业。2022年以来,惠水县全面助力长征村发展,先后投入资金491万元,用于生姜场的建设,每年为村集体带来十几万元收入。今年9月,又增拨东西部协作资金50万元用于完善生姜交易市场,打造形成集种植、清洗、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小黄姜产业链,带动了许多像何小菲一样的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长征村党支部书记何成坤的带领下,长征村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村银企社”发展新路子,以“村级主导、银行下沉、企业参与、供销支持”的经营模式,推广新品种、宣传新技术、提供农技服务等,实现村级、银行、企业、供销社抱团发展。今年,长征乡村振兴村银企社集成服务馆内交易额更是达到800余万元,帮助村集体增收68万元。

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人居环境治理便成为了村里的大事。为努力改善长征村人居环境,让村民住得安心、住得舒服,何成坤积极带头发动群众出资出工出物参与村寨人居环境治理,并将村集体赚到的钱都用到人居环境整治上,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工作局面,全面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岩头寨是最先响应的村寨之一。王启昌是岩头寨的寨老,当村里提出环境整治时,他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带头集资修建,亮化院坝、美化院庭,修建文化长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岩头寨环境舒适、宜居,成为了当地的党建示范点。

“现在变化比较大,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都是老瓦房,下雨漏水,现在不漏了,平房修好了,对我们老百姓确实很好,我们觉得很幸福、很满意。”王启昌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