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江街道:姜农丰收忙 “姜”来好“钱”景
时下,正值小黄姜采收季节,在涟江街道冗然村生姜种植基地,空气中弥漫着姜的香气,姜农们正抢抓当前晴好天气采收小黄姜,拔姜、去泥、修叶、装箱、搬运……一派丰收繁忙景象。
“每年这个时候我都来挖姜,离家近而且工资还是日结,平均一天工资就有差不多120块钱。一个姜季下来,天气好的话能挣几千块钱,给我们家增加了不少收入。”冗然村脱贫户杨贵兰边挖姜边笑着说道。
据了解,小黄姜采收零工每天平均工资可达150元,涟江街道大龙片区共种植生姜5000余亩,可带动周边1000余人次长期参与到生姜种植、管理、采收、清洗、装卸等环节。
“今年我种了100亩的小黄姜,产量还算可以,每亩产量大概2000公斤,按每公斤5-6元的市场价,今年的产值应该能上百万。”种植大户陈正辉笑着说道,今年已经是他种植小黄姜的第8个年头了,小黄姜也成了他致富的“金疙瘩”。
多年来,涟江街道积极探索生姜种植之路,并找到了适合当地气候、温度、海拔的生姜品种,逐步形成一套成熟的种植技术体系,将小黄姜发展成了涟江街道大龙片区的一个特色产业,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00余亩左右,产量稳定在2000万斤左右,今年年产值预计达6000万元。今年4月,涟江小黄姜还被纳入了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目前,涟江街道大龙片区的长征村、甘昌村、冗然村、排楼村等4个村已形成了“村集体+企业+种植大户+村民”的经营模式,30亩以上规模化生姜种植主体约43家,其中农业企业10家、合作社20家,建设有1个大型生姜清洗场(8条自动化冲洗生产线)、5个小型生姜清洗场、1100m²的生姜交易市场、11169m³的冷库、300m³的速冻库储存空间,可以有效满足我县及周边县市姜农的生姜清洗、储存、销售等服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以上,实现了群众、集体“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