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下一代】惠水王佑:探索“1+2+3+N”群团工作模式 打造26℃温馨港湾
今年来,惠水县王佑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陪读公寓一老一小,以“快乐成长 幸福晚年”为目标,积极探索“1+2+3+N”立体发展模式,推动“陪读公寓1.0”向“陪伴公寓2.0”转变,全面提高陪读公寓内留守儿童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紧扣“一条主线”,增强群团组织凝聚力。以党组织为核心,建强工青妇组织,把群团服务与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实现工青妇群团组织阵地、人员、项目、资源、服务的有效整合,形成资源共用、工作共建、成果共享、机制联动的“三共一联”一体化工作格局和“一核四系+”服务的模式。

建设“两个阵地”,提升群团工作号召力。一是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线上阵地建设。依托生态王佑公众号、抖音、微信群、直播等媒体,融合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推送群团工作新成果,扩大群团工作影响力;以需求为导向,链接各类学习资源、活动资讯,激活群团工作新亮点。二是丰富活动形式,加强线下阵地建设。遵循“月月有主题、天天有活动、样样都精彩”的目标要求,做强“护佑童心 寓你童行”志愿服务品牌,结合陪读公寓实际和布依族特色,构建以助老爱幼、扶贫帮困、医疗卫生、心理咨询、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等12大主题,七点半课堂、多彩小课堂2项活动为主体的新时代王佑志愿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组建“五老”志愿服务队218人,“小青佑”志愿服务队97人、“惠大姐”巾帼志愿服务队101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志愿者参与总人数5900余人次,志愿服务活动受益群众5000余人次。

优化“三种工作方法”,激活群团建设生命力。一是组织同建,强化资源整合。按照“党建带群建、党群共建”要求,做好群团组织的调整、组建工作。构建一体化党群服务体系,整合群团工作力量和资源,落实“组织同建、阵地同管、要事同办”机制,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新格局。二是机制联动,强化协同推进。坚持统分结合,建立健全组织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问题协商机制,突出群团组织活动共办、服务共融特色,加大协同化建设力度,彰显协同化发展优势。三是活动同频,凝聚发展合力。坚持群团协作思维,各群团组织结合自身职责,整合要素、深度融合,联手推出孝亲敬老、困难帮扶、关爱妇女儿童等公益品牌活动,以群团组织的深层次联动,实现服务成效最大化。
链接“N个群体”,构建群团建设时代格局。一是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组织群团组织干部通过个人自学、集体学习、理论宣讲等方式深学细悟,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举办“星级文明户”“文明家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扎实开展“全民阅读”等活动,增强文明实践活力。三是结合七点半课堂开展活动。借助“希望小课堂”“学校进公寓”“希望工程·陪伴行动”“双零社区(村)”四个服务平台,整合关工委、妇联、共青团等群团以及学校组织力量集中开展每日特色活动和开设家长学校课程,同时联合“返家乡社会实践”“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队等群体广泛参与。四是结合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银领计划”“小青佑”等服务品牌,不断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热情,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五是结合社情民意走访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察实情、听民意、寻良策,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改进群团工作、增强服务实效的务实举措。(惠水融媒王佑镇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