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区
宜居新区
生态新区
文化新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枫桥经验”•在惠水】惠水县涟江街道“四共四联”工作法强双基护稳定

发布时间:2024-03-26 08:09:20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涟江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四共四联”工作法,推进警情、访情、社情、舆情“四情”一日清,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保障辖区安全稳定。

警情共享,联动处置保平安

一是警务分流,让处置更精准。按照“信息共享、责任共担、问题共解”原则,健全警情分流推送、快速处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由派出所对报警信息进行内部甄别,按照警情类别分流推送至街道综治中心,确保警情得到及时处置。今年来,共接警情推送228件,其中,派出所立案侦查83件,其他业务部门核查跟踪化解145件。二是警社联动,让治理更高效。推动民警由“下社区”转为“驻社区”,完善“社区警务+社区事务+网格内务”社区综合治理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高效、治理融合的良性局面。目前,辖区设警务室8个,下沉警力35人,今年来召开警民联席会10次,157名网格员常态开展治安巡防100余次、反诈宣传80余次。三是警网融合,让服务更深入。推动“网格+警格”双格合一,在禁毒、反诈骗、反邪教、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中全面整合信息资源,打破共享壁垒,联排联查联处,运用社区警务工作平台和贵州省综治信息平台,做到警务、网格无缝对接,形成共联共治“防护网”。

访情共调,联解难题护稳定

一是搭建“一窗口”平台。将街道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法律服务中心“四中心合一”,坚持依法分类受理信访诉求,仔细甄别受理、不予受理、不再受理适用情形,明确告知内容,确保信访人清楚受理情况、清楚转交去向、清楚处置程序。今年来,窗口接待113人,受理办结信访事项22件。二是开展“一条龙”服务。建立矛盾纠纷调处“个案+分析”研判制度,坚持周汇总、旬研判、适时调度,主动开展案件回访巩固效果。注重来访困难群众人文关怀,通过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社会救助等及时救救危扶困。今年来,召开分析研判会8次,攻克疑难案件5件,提供法律援助6件。三是调解“一揽子”纠纷。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有效衔接,充分运用行政力量、司法力量、道德力量三支力量,构建“三力联调”工作体系,坚持做到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排查发现、化解处置,形成上下联调治理模式。今年来,排查矛盾纠纷345件,化解332件,化解率96.8%。

社情共商,联扶民生促发展

一是全面落实走访选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民生改善和民意疏通、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听民声、汇民意、聚民心,推动各项民生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来,走访选民22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312条,推动办理民生实事42件,参与矛盾纠纷调处20余件。二是拓宽选民联系渠道。依托“民情议事厅”“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工作群、QQ群等收集社情民意,做到代表与群众“零距离”,有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目前,整理选民意见建议25条,回复率100%,满意率100%。三是全力推进民主协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请进来”接待群众、“走出去”走访群众、“沉下去”调研一线、“联起来”座谈协商的形式,与群众共同协商,办理民生实事。今年来,协商办理民生实事8件。

舆情共监,联抓预警促清朗

一是强化舆情信息监测。明确专人负责监测、收集门户网站、论坛、微博、抖音、热线电话、新闻跟帖及传统媒体重大舆情,对相关疑虑误解、歪曲谣言,迅速核实衔接,实现舆情信息资源互通互动互助共享,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的舆情监测体系,提高舆情事前感知能力。二是强化舆情信息研判。健全舆情研判机制,聚焦安全生产、生态环保、民族宗教、群众关注热点等事务,建立街道每月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制度,及时对风险隐患进行研判。今年来,共召开分析研判会3次,发现整改风险5条。三是强化舆情信息处置。推动完善网上网下相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健全敏感舆情科室协同处置机制,形成信息共享、多方参与、齐抓共管工作格局。今年来,正确引导化解舆情11起,营造了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