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到惠水考察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9月10日,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台盟广东省委会主委张嘉极率队到惠水县考察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州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官莹,县政协主席黄俐伶,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德成,县政协副主席罗国光、刘似海参加。
在明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广东省政协考察组深入伊科达制衣扶贫车间、唐人坊扶贫车间,详细了解扶贫车间的创建模式、生产规模、产品销售、吸纳建档立卡群众就业等情况。
唐人坊扶贫车间作为明田街道首个自主建设的扶贫车间,采取“公司+社区+搬迁户”管理运行模式,由公司提供生产原料、订单和技术培训,社区组织搬迁群众进入车间务工并同步提供技术指导和质量把控,公司再按照订单回购生产产品,搬迁群众获取订单的方式获得劳务收入。
考察组对我县就业扶贫车间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惠水县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扶贫与扶志结合、扶智与就业并举,积极打造“扶贫车间”的做法,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脱贫新路子。
来到好花红镇佛手瓜种植基地,考察组详细了解佛手瓜种植、销售和带民致富等情况。
近年来,好花红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五步工作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按照县委关于扶贫产业“221111”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实施产业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建成了一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特色产业。其中,以弄苑村、清水村、幺关村、石头关村、六马村5个村为主连线的“佛手瓜”产业带成效显著,成为全省最大佛手瓜种植基地。目前,佛手瓜亩产量达6000至8000斤,园区年产14000吨,每亩纯收入均6000余元。
张嘉极指出,2016年以来,惠水县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良好机遇,加强组织领导,精准谋划项目,深化产业合作,扶志扶智并举,强化劳务协作,真正发挥了精准帮扶作用,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短板,改善了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脱贫成效显著。
张嘉极强调,黔南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自然环境优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文章。要瞄准突出问题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集中力量支持黔南补齐短板、强弱项,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粤黔扶贫协作,助力黔南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要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业、就业、消费扶贫协作,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支持黔南巩固脱贫成果,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