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区
宜居新区
生态新区
文化新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服务 » 便民利企服务 » 医疗卫生 » 疾病预防

2025年9月健康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5-09-08 10:20:08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九月进入初秋时节,天气湿热,昼夜温差增加,同时随着秋季复学复课,人员聚集增多,需重点关注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狂犬病、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

  一、基孔肯雅热、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出现的发热、关节疼痛、皮疹。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皮疹等。重症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出血和休克,甚至死亡。

  主要预防措施:

   (一)防止蚊虫叮咬。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的皮肤喷涂驱蚊剂;室内装防蚊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等。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二)环境治理。室内外积水容器应及时清理,3~5天刷洗换水一次,翻盆倒罐,清除容器内积水,避免蚊虫孳生。 

   (三)关注流行区疫情。如计划前往发生疫情的流行区,出行前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驱蚊防蚊准备。返程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四)及时就医。若出现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症状,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居住史和蚊虫叮咬情况。

  二、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人类一般通过被感染动物咬或抓伤而感染狂犬病病毒。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等症状。狂犬病病死率接近100%,且无有效治疗手段,因此狂犬病的预防至关重要。

  主要预防措施:   

 (一)预防狂犬病关键要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尽量避免家养宠物与野犬、野猫等动物接触。 

 (二)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等,以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另外,日常生活中不要逗弄陌生动物,特别是流浪猫、犬。

 (三)如果被狂犬病风险动物(常见狗、猫等,或直接接触蝙蝠)抓咬伤、舔舐黏膜、原有皮肤破损处被舔舐,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洗伤口,至少清洗15分钟。尽快到最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处置,谨遵医嘱,全程、足量、规范接种。

 (四)从事屠宰、野外工作、兽医、宠物等相关工作人员,建议预防性注射狂犬病疫苗。

  三、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散在皮疹或疱疹,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神经、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转为重症,极少数可致死亡。

  主要预防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居室常通风,勤洗手。 

 (二)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餐具使用前后充分清洗消毒,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暴晒或消毒。 

 (三)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避免与患病儿童共用餐具、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四)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减少重症和死亡,建议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四、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

  主要预防措施:

   (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由于接种疫苗后需要两周左右才会产生抗体,因此建议应在流行季前主动接 种流感疫苗。

   (二)提倡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及咳嗽时遮住口鼻。

   (三)尽量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症状者密切接触。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四)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