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做好迎接国家考核评估准备,确保实现“两好两上升”目标,惠水县民政局紧盯2023年省级考核评估反馈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认真剖析问题根源,通过“五抓”全面复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抓细数据比对。认真贯彻落实《惠水县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工作实施方案》,加强与财政、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协作,通过线上线下资源共享,开展数据比对,及时掌握社会救助对象信息,切实提升各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的精准度,严防死亡补贴等违规事件发生。
二是抓实动态监测。贯彻落实《惠水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工作方案》,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建立低收入人口台账,落实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政策,切实织密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对城乡人口进行全员监测,对已经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救助帮扶范围的低收入人口,建立《惠水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台账》,做好动态管理和跟踪监测服务。
三是抓好系统管理。依托贵州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及时更新信息管理。一是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防漏”“防错”预警信息进行及时核实,确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二是按月更新低保系统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数据,确保数据录入及时。三是开展低保边缘(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并及时录入系统。
四是抓牢制度衔接。一是建立低保对象与防贫返贫监测对象同步识别机制,强化与乡村振兴部门数据比对工作衔接,做到新增低保对象和新识别监测对象无缝对接。二是指导好镇(街道)、村(居)认真落实好新增低保对象和新识别监测对象三同步工作,即同步入户调查、同步民主评议、同步进行研判,确保新增低保对象和新识别监测对象时间统一。
五是抓强培训指导。一是加大对镇(街道)社会救助经办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升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指导镇(街道)、村(居)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执行落实和加强村级红白理事会、村(居)委会、综合服务站的广泛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