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惠水县摆金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用好坝区土地资源,不断探索发展产量高、效益好的特色产业。今年,这里种植的西洋菜喜获丰收,成了农民增收的“致富菜”。
走进惠水县摆金镇摆金村西洋菜种植基地,300余亩连片的田地上,绿油油的西洋菜长势喜人,附近前来务工的百余名群众正忙着收割、打包、搬运、装车送往基地配套的冷库分拣中心进行打包,确保西洋菜的鲜美度和品质。
贵州惠和农业有限公司品控管理负责人李小波介绍,采摘好的西洋菜及时拉到冷库后就进行质检,质检合格就进入冷库来进行预冷,达到一定的保鲜温度就开始包装,当天就发往广州江南果菜批发市场。
西洋菜长势快、生长期长,一年能有8个月左右的采摘期,就目前长势来看,每亩每个月能采2000斤,一年下来能采摘400余万斤。除此之外,能带动附近居家妇女务工增收,一年下来累计用工能达到1万余个,带动群众务工增收达100余万元。
“现在的采收量不是很高,每天5000至6000斤,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基本上每天能达到2万斤左右的产量。”贵州惠和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会对今后的销量充满了信心。
西洋菜产业是惠水县摆金镇摆金村今年探索发展的新产业,采取“企业+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部分西洋菜还销往香港。实现利润后,村级和企业按照4:6的比例进行分成,村级分成后的资金拿出30%再对农户进行二次分红。
“前期我们对村里的300余亩土地进行“小改大”,引入贵州惠和农业有限公司后,村级以土地、冷库等资源进行入股,共同发展特色蔬菜产业,预计年底该项目能为村集体经济实现30余万元的纯收入,农户分红预计能够达到10余万元。”摆金村驻村第一书记严辉说。
近年来,惠水县摆金镇坚持不懈做活“小田变大田”改造项目,紧盯摆金村这块全村最大平坝“宝地”做好产业振兴文章。今年,摆金村经过多次外出调研考察,最终决定发展西洋菜这项产业。经过七个多月的付出和努力,该产业不负众望,迎来了大丰收,“土”产品进了“洋”城,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双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加足了马力。(杨水源 余雷 吴添颦 杨艺萱 冯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