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新区
宜居新区
生态新区
文化新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明田街道:“四维发力”打好秋冬种“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5-09-18 18:05:37 文章字号:[] 视力保护色:

夏收的忙碌尚未褪去,秋种的序曲已然奏响。惠水县明田街道紧抓夏收秋种关键过渡期,以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的工作要求为总牵引,锚定“稳粮增收、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核心目标,聚焦优势产业和资源禀赋,打出一套精准有力的秋冬种“组合拳”,为秋冬季农业生产注入强劲动能,助推产业提档升级,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压实责任链 下好秋冬种“先手棋”

明田街道将责任落实作为秋冬种工作的“第一抓手”,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建机制压责任。迅速成立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双组长的秋冬种工作专班,推行“挂村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包网格+农技人员包片”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把种植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广宣传浓氛围。全面梳理上级惠农补贴政策,精心编制《明田街道2025年秋冬季农业生产惠农政策告知书》,通过新媒体推送、群众会解读、干部入户宣讲、田间地头答疑等多元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切实提高群众知晓率与积极性,凝聚秋冬种工作强大合力。强调度重实效。坚持每周一调度,定期研判工作推进情况,累计召开5次党工委专题会、工作部署会,听取宣传发动、任务落实、难题破解等进展情况,组建专项督导小组开展常态化督导检查,确保秋冬种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建强服务队 激活秋冬种“动力源”

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痛点”“难点”,组建专业服务队,为秋冬种提供全流程保障,激活农业生产内生动力。农机服务促提速增效。面对辖区大型农机资源匮乏的短板,主动对接跨区域社会化服务主体,搭建协同作战平台,大力推广机耕、机收等机械化作业模式,让群众搭上机械化“快车”,推动农业生产效率与产业效益“双提升”。技术服务促精准赋能。加强与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动协作,加大良种引进与良法推广力度。街道农技人员实行“包片负责制”,每村指导示范面积不低于50亩、辐射带动面积不低于300亩,实现粮油生产技术指导全覆盖。截至目前,县级技术包保团队开展技术指导4次,组织群众培训会1场,街道农技人员累计开展良种良法推广宣传5次。

打造示范点 绘就秋冬种“样板图”

立足种植传统与资源优势,明田街道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思路,精心打造三大特色种植示范点,为秋冬种树立标杆。盘活大棚资源丰富“菜篮子”。申报中央衔接资金,对辖区150亩蔬菜大棚进行标准化提质改造,计划引进实力雄厚的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冬春茄果类蔬菜种植,既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收,又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务工岗位,实现“产业盈利、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多重效益。立足本土优势稳住“粮袋子”。结合辖区农户常年种植马铃薯的传统,争取县级优质马铃薯种植项目补助,在赤土坝区规划建设400亩连片马铃薯示范基地;同时积极联系企业开展订单保底收购,拓宽群众销路,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推进草皮腾退充实“油瓶子”。选定花卉苗木腾退区域作为重点示范区域,稳步推进腾退工作,确保10月底前将145亩耕地交还115户群众进行育苗移栽,辐射带动坝区示范种植300亩,切实推动“粮田良用”。

整治冬闲田 织密秋冬种“丰收网”

通过“四个一批”整治举措,推动坝区及公路沿线耕地“满栽满种”,让昔日闲置的冬闲田变身群众增收的“希望田”。宣传动员种植一批。依托各类宣传渠道,深入解读秋冬种补贴政策,强调种植效益与政策红利,充分调动群众自主种植积极性。帮种代种消化一批。聚焦弱劳动力家庭、无劳力家庭及全家外出务工户,引导其将耕地委托给亲朋好友或同村种植能手帮种代种,避免耕地闲置,保障农户土地收益。社区群众认领一批。在征得耕地承包户同意后,动员社区居民开展“一对一”耕地认领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种植、户户增收致富”的良好氛围。整合资源覆盖一批。通过组织调用旋耕机翻犁土地、对接涉农机构争取种子支持、整合资金做好兜底保障等措施,组织各村对剩余耕地进行全覆盖耕种,确保不留空田。(惠水融媒明田街道分中心)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政务微博

政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