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人民的声音,感应时代的脉搏——厦门理工学院中外学生赴雅水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厦门理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外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赴惠水县雅水镇,开展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由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蒙古等国的学生组成。在雅水镇实地探访了乡镇企业,走访了布依族村寨,通过访谈政府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家、非遗传承人和村民,倾听当地人民的声音,感应新时代农村的脉搏。
枫香染是惠水县布依族的一种特色印染技艺,有“画在土布上的青花瓷”的雅称。在雅水镇播潭村小岩脚布依族村寨,实践队探访了枫香染国家级传承人杨光成的工作室。参观了已经制作完成的枫香染作品,感受枫香染衣裙、挎包等制品展现的民族风格和艺术价值。了解取枫香油和制作染料的过程。倾听杨光成讲述枫香染的历史起源和工艺过程,畅谈枫香染的传承和发展。
水稻是雅水镇种植的主要农产品。为深入了解当地的水稻产业发展情况,实践队到雅水镇雅水村实地探访,走进村民的家中,深入位于该村的槟榔湖水稻主题公园核心示范区参观了稻田和配套基础设施。感慨交通条件的改善给种植水稻的农民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机械化也提高了水稻种植的效率。
实践队还参观了禾香源米业大米加工厂。全面了解机械化大米加工的整个流程和企业通过订单种植的方式,委托农民种植紫米、黑糯米等特色水稻品种,打造特色品牌,帮助农民增收的模式。同时,了解贵州省雅惠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乡镇企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雅水镇生态白茶产业园区,实践队成员参观了现代化的制茶设备。了解到茶园的管护每年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00人,人均年收入约35000元,有效地发挥了产业助农增收的作用。
从福建厦门到贵州惠水,实践队乘坐高铁,驱车经过了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和农村公路,一路感受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成果。在雅水镇感受中国乡村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成果,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张欣欣说:“雅⽔镇的实践之旅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更让我对中国的少数⺠族⽂化和乡村发展成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此次实践也让中国学生深受启发。“雅水镇的实践之行是我第一次踏进贵州这片土地,也是第一次在大山深处感受真实的乡村生活。”来自河南的刘晋珲说,“在这里,我看到了不同于北方平原的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更加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加强了我以后投身基层事业、为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的坚定决心。”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农情,切身体悟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和广阔前景。队员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深入田间地头,深刻领悟广大农民的实干精神,努力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惠水融媒雅水镇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