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脱贫故事】教育是根,努力是本
我叫陈汉龙,是斗底村下寨一组的村民,打工、赚钱、养家这是我们农村人都在重复的故事。由于贫穷的影响和条件的限制,初中没有毕业,我就外出谋求生路,妻子也一样,受尽了苦和累。
2017年,大女儿以摆榜中学中考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惠水县民族中学,二女儿和三女儿也在初中和小学努力的学习,向姐姐看齐。看着整整一面墙上贴满了三个孩子的奖状,心中无比的欣慰,同时心中也无比的焦虑。孩子上高中花费更大了,仅仅靠我一个人打零工收入和庄稼收成,很难养家糊口啊!虽然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可以让孩子们见识到更广阔的天地,创造更大更高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所以我下定决心,再难、再苦都要让三个娃娃把书读下去。这个时候,村支书来了,带着几个我经常见到、但说不上名字的人来到了家中。“汉龙哥,这位是我们斗底村驻村工作队的陈队长、这位是刘书记……,听到显玉考取高中了,过来看一看”。那天,支书和工作队的领导给我讲了很多很多,也给我带来了帮助,通过申请和村民评议,我家成了建档立卡户。
工作队专门给我家安排了帮扶人员。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教育资助系列的帮扶措施接踵而来,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那一刻,我心情无比的激动。我们拿着政府补助的15000元翻新维修了老房,参加 “五小经济”、“ 蛋鸡养殖”“ 生猪养殖”产业发展,拿到了分红。最让我激动的是三个娃娃读书的问题终于解决了,看着学校发放的告知书,这一刻,内心说不出的激动。
“汉龙,既然娃娃读书的问题解决了,住房、饮水、医疗也有保障了,是不是考虑出去找份稳定的工作?”“好,谢谢你们,谢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工作队的帮扶人帮我们夫妻俩报了技术培训班,2018年通过帮扶和务工,家中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算下来收入达到了20000多元。
2018年底,我家经济收入多了,家庭生活好了,我主动向村委会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脱贫了,但帮扶政策还是一样没有少。2020年大女儿陈显玉,以理科541分的好成绩录取贵州大学,学校免除学杂费1915元,政府发放国家助学金1400元,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500元,帮扶队员还帮我们申请了3000元的助学金;二女儿陈小桃以优异的成绩步入高中,也享受到系列的帮扶政策。2020年虽然受到了疫情影响,但是通过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宣传和帮助,我们夫妻俩都找到了工作,一个月光工资收入就有5000余元。
作为一名农村汉子,此刻我内心有着千言万语,有着无比的感恩之心,党和国家更加坚定了我们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孩子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