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热闹的“姨妈群”
2017年12月底,我成为涟江街道办事处龙瓦村驻村队员。半年后因工作需要,组织将我调整到好花红镇百鸟河村驻村。
向贫困户宣传政策
新环境,新任务、新群众,一切从头开始。我先查看了全员人口信息表,向村组干部了解大致情况后,便逐户走访。我知道要让大家尽快认识并认同我,只有一个妙招——“脸皮厚”。
“姨妈你好,我是新来的驻村工作队员,我叫陈飞鸿,是十组的网格员。”无论在哪,只要有人,我都主动打招呼并介绍自己,还互留电话号码和加微信。每走访一户,我都会和他们聊家事,说政策,凡是十组的红白喜事,也都去帮忙。
与群众打成一片建成了和谐的姨妈群
渐渐地,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村里来了个小陈。为了方便工作,也为了大家联络感情,我组建了一个名叫“十组姨妈群”的微信群。姨妈们喜欢在群里传递信息,告诉我每天发生的新鲜事,也喜欢在群里提问,而我便针对大家的提问逐一解答,组上的一些事情我也会在群里问大家,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了。一来二去,我们之间的情谊更加浓厚。
有一次,村里发放补助金,需要贫困户罗文学女儿的身份证和银行卡,我翻遍资料,也没有找到信息,便在群里求助我的姨妈团。隔壁邻居小秀姨妈说,罗文学女儿没有身份证和银行卡。
入户了解情况得知罗文学家共有四口人,罗文学年事已高,女儿残疾行动不便,两个外孙女在上学,家里就只有他一人办了身份证。我告诉他:家里每个人都要有身份证,您女儿还要有银行卡,方便村里发补助金,而且您现在已经高龄,如果发生意外会很麻烦。“我晓得,但是,哎......”他一边回答我一边看着行动不便的女儿。我看出了他眼神里的无助,于是,主动提出帮助他。
联系各种人员开展上门亲民服务
我联系了三都派出所,到了周末,带上罗文学一家,办理了女儿和两个外孙女的身份证。但由于罗文学女儿晕车,回到家后呕吐严重。为了方便,我尝试联系了三都信用社的主管,向他说明罗文学一家的情况,他听后非常支持我的工作,立马带上工作人员到罗文学家给她女儿办理了银行卡。随后补助金也成功发放,我在“姨妈群”里请小秀姨妈通知罗文学,记得查看补助金到账情况,罗文学也托邻居小秀姨妈用微信在群里晒了晒他女儿和孙女的身份证,还发了一段语音:“我家姑娘和外孙都有身份证了,补助金也领到了,谢谢你啊,陈大姐。”他还配了一个笑脸紧跟其后。罗文学家的事圆满地完成,我感到十分开心和欣慰。
“叮、叮、叮”新消息通知声不断响起,十组姨妈群里的姨妈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分享自己拍的抖音短视频,有的晒儿孙的小镜头,有的晒丰收的情景,有的晒外出游玩的画面,有的晒唱山歌、跳广场舞的场面,这个“姨妈群”成了我微信里最热闹最活跃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