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青春扎基层 实干促振兴——惠水年轻干部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新征程上,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惠水县持续引导年轻干部把心思与精力聚焦到基层治理、民生改善等乡村振兴任务上,让年轻干部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担当。
宋玉是惠水县人民法院四级法官助理、摆金村村主任助理,其所在的村庄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到村任职以来,宋玉结合法律专业所学,聚焦村民实际需求,在节日里、在课堂上、在集市中持续开展接地气、有温度的普法宣传。

向村民讲法律,内容很关键,群众需要听什么就讲什么。未成年人保护、婚姻财产纠纷、土地权属纠纷、邻里纠纷等成为宋玉普法宣传的重点。久而久之,村民们都说:“村里又多了个懂法律的干部。”办好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温暖了民心,也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到村任职是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基层考场”,更是检验初心使命的“实践课堂”。在惠水县断杉镇八大村,团县委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罗玲对此深有体会:群众的急难愁盼,从来都不是“小事”,而是必须躬身践行的“实事”。


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是基层工作践行“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体现。罗玲坚持日常关怀不缺位:孩子们缺学习用具,她就发动村干部自掏腰包凑钱购买;物资缺乏时,积极协调公益机构捐赠;组织防性侵宣传时,摒弃“念文件、读条款”的生硬方式,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讲故事、做互动,让安全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做好群众工作,就得付出真心和力气。秦六林是一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曾经怀揣理想的青年,如今已在基层的土壤中扎下根来,在西部边陲的天地里躬身实干、践行初心。

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中,秦六林在人流密集的地方设点,耐心向群众普及食品安全、防艾禁毒等知识。看着大家认真聆听、好奇提问的眼神,秦六林觉得发出的100多份宣传册发得值,每一份都承载着知识的重量,能帮助更多人了解科普、守护健康。
从“坚持”到“筑基”,再到“为民”“铸魂”,不仅让秦六林的基层经历更加丰富,更在青春的赛道上,找准了奔跑的方向——做一颗扎根西部的“螺丝钉”,在基层的沃土上,和更多青年一起,让理想之花向阳绽放。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在惠水广袤的土地上,一批批年轻干部选择将青春扎根在田间地头,把汗水挥洒在群众身边,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破解难题,在乡村振兴接力赛中,书写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这群新时代的“新农人”正用青春热血,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陈胜刚 王红 通讯员:潘蕾)